材料一:近几年来,黄河人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开创性实践中,上下求索,多管齐下,调水调沙,减淤放淤,不懈探索水沙运动规律,坚持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实现了黄河连续8年不断流。
材料二:黄河人在治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连连荣获大奖。鼓励和奖誉固然足以自豪,更值得欣慰的是对河流认识的深刻转化:从把洪水视为“洪魔”到看作资源,从对黄河使用战、斗、截、斩等敌对字眼到懂得呵护保护黄河、尊重敬畏黄河,自觉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观念的变化成为迈向河流治理更高阶段的良好基础。
(1) 简析探索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论依据。(10分)
(2) 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人们怎样才能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性?(8分)
(3) 分析说明材料二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6分)
有人说,19世纪世界带有英国特征,20世纪世界带有美国特征,而21世纪世界则会带上中国特征。某班学生对这三个国家展开探究。
情镜一:在5月6日举行的英国大选中,没有一个政党在议会赢得半数以上的议席。经过激烈谈判,最后由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当地时间5月11日,英国女王任命保守党主席戴维·卡梅伦为首相,组建下届英国政府。
(1)你能说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吗?
情境二: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17日刊文,曝光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处理的全过程,指责政府表现迟钝,无视美国人民利益。媒体认为,联邦各机构之间,以及联邦、州和地方官员之间,对于如何应对漏油事故往往无法达成一致,致使事态不断恶化,给渔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2)上述材料主要暴露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哪些弊端?
情镜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沉着应对挑战,积极有效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仅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为世界经济走向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用惊叹的目光观察中国,进一步掀起研究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热潮。
——人民日报《中国在世界眼中》
(3)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的国家管理形式?
1932年之前的泰国是个典型的君主制国家。1932年,一批深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的青年军官发动了政变,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从此改变了泰国的命运。先后上演了20次军事政变,社会动荡不安。有人认为,这是泰国引进“西式民主”而遭致其“水土不服”引起的。
针对这个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作为新媒体,网络的问世开启了新型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的“绿色通道”。从郑州规划局副局长的“雷人之语”到湖北巴东“邓玉娇案”,从这些对社会时政要闻的民意表达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政治监督的新平台和新渠道。
请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作为一个网民,应如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和民意表达?
吴邦国强调,在人大工作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吴邦国指出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存在的三点区别:一要充分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本质区别;二要充分认识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关系的本质区别;三要充分认识人大
代表与西方议员的本质区别。
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上诉三个本质区别的角度,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
材料一 美国高盛证券公司在其全球经济报告中曾预言,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这样,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
材料二 200年6月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在俄罗斯举行。胡锦涛主席在会晤中提议:第一,增强政治互信;第二,深化经济合作;第三,强化安全合作;第四,扩大人文交流,加强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合作;第五,加强对外开放。
(1)材料一中的预言反映了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的发展及我国有什么影响?
(2)分析材料三中胡锦涛主席作出提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