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关系中,与O2和O3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A.Na和Na+ | B.金刚石和石墨 | C.![]() ![]() |
D.水和重水 |
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
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
③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 |
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 |
C.实验②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Cr2O72- > I2 |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反应:甲+乙=丁+辛,甲+丙=戊+辛;常温下0.1 mol/L 丁溶液的pH为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VIA族
B.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D)>r(C)>r(B)
C.1.0 L、0.1 mol/L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
D.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约6.02×1023个电子
下列各种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有___种
①Ba(OH)2②Ba(NO3)2③Na2S④BaCl2⑤Ca(ClO)2⑥Fe(NO3)3⑦H2O2⑧NaClO
A.3 | B.4 | C.5 | D.6 |
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必须洁净、干燥,不漏水 |
B.实验室里需要480 mL 2.0 moI·L-1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溶液时先称量氢氧化钠固体38.4 g,然后再按照溶解、冷却、洗涤、定容、摇匀的步骤进行操作 |
C.25℃时,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浓度的NaOH溶液,一小段时间后,NaOH溶液的浓度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 |
D.K2CO3在酒精灯上灼烧时能直接观察到紫色火焰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Ca2++HCO3-+OH-=CaCO3↓+H2O |
B.等物质的量的NH4HCO3与NaOH在溶液中反应: NH4++OH-=NH3·H2O |
C.在含有Mn2+的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再加入PbO2,反应体系显紫红色5PbO2 + 2Mn2+ + 4H+ = 5Pb2+ + 2MnO4— + 2H2O |
D.等体积同浓度NaHSO4、Ba(OH) 2两溶液混合H++SO42—+Ba2++OH—=BaSO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