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E、F和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FeCl3溶液显紫色,核磁共振氢谱表明C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                 ____。
(2)D为一直链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C的小20,它能跟NaHCO3反应放出CO2,则D分子式为___________,D具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芳香化合物B是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反应②化合物B能生成E和F,F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E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
(1)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系数按顺序填在答题卷上)
___ C+ ___ KMnO4+ ____ H2SO4→____CO2↑+ ____MnSO4 + ____K2SO4+ ____
(2)反应的氧化剂是,被还原的元素名称是
(3)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填选项编号)

A.酸性 B.氧化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4)上述反应中若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气体,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A、B、C、D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去)。

(1)若A为氯碱工业的产品,C为厨房中的用品。
①D的电子式是
②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氯碱工业制备A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两种产物可与KI溶液反应制得一种化工原料,若消耗0.1 mol KI转移电子0.6 mol,则三种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若A、D均为单质,且A为黄绿色气体,D元素的一种红棕色氧化物常用作颜料。
①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B可作净水剂,其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在使用时发现B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

已知X、Y、Z、W是短周期常见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1)写出元素符号:X____、Y____、Z____、W____。
(2)、按X、Y、Z、W的顺序,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9gY单质在足量W单质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L1mol/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的溶质有(填化学式)________,其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

氧、硫、氯是中学化学重点研究的非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沸点最高的是____,其沸点最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硫单质与铁在加热时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通过硫和氯的单质分别与铁的反应对比,从氧化还原角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1)为测定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将2.0g漂白粉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mL并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稀H2SO4、过量KI溶液,完全反应后,再滴入0.1mol·L-1Na2S2O3溶液:2Na2S2O3+I2=Na2S4O6+2NaI,共消耗20mLNa2S2O3溶液,则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2)为测定m1g粗氧化铜(其中含少量的氧化亚铁及不溶于酸的杂质)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并制取无水硫酸铜,某实验的步骤如下:a:加过量稀硫酸得到沉淀(m2g)和溶液。
b:加入氢氧化铜适量,调节溶液的PH=4得到沉淀为(m3g)。c:在溶液中加入一种氧化剂得到溶液。d:溶液经过处理得到晶体。e:晶体脱水得到固体(m4g)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计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