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家根据未来市场的需求,制定出小麦的育种目标(略),并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了具有3对相对性状(假设相应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差异的甲、乙两品种作亲本。育种程序如图所示。
(1)根据题意可以预测,F1配子的基因组成有 种;F2的表现型有 种。
(2)人工选择的标准是表现型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若在F2中选到了50株(编号记录),每株结30粒种子,如何鉴别选中的第5号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可继续种植选中的第5号所结的30粒种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鉴别,若这30株 ,则说明 ;若 ,则说明 。(3)已知小麦的无芒(aa)、白粒(bb)为隐性,有芒红粒(AaBb)小麦植株产生卵细胞的类型及其比例是 ;一般情况下,一个有芒红粒(AaBb)精原细胞能够产生 种类型的精细胞。
(4)单倍体育种与上图所示育种方式相比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秋水仙素可以使单倍体转变成正常植株,其具体的作用是 。
(5)人们发现,F1(杂种)的长势远远优于双亲,若育种对象为马铃薯,则可以F1的块茎直接繁殖用于生产,此繁殖方式的突出特点是 。
(6)诱变育种也是获得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人工诱变与自然突变相比,突出的特点 。
甲、乙为某种二倍体植物的2个植株,其体细胞中2对同源染色体(Ⅰ和Ⅱ)及相关基因分别见图甲和图乙,其中图乙表示变异情况。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过程均不发生交叉互换。A和B是显性基因,A和a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B和b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
(1)若甲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为N。N的矮茎红花个体中纯合子占;若N的全部高茎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其子代中矮茎白花个体占。
(2)乙植株发生了的变异类型是;发生该变异时,基因的碱基。
(3)如果乙植株产生配子时,具有同源区段的染色体都可以正常进行联会,该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共有种。
⑷为检测某植物体是否含有A基因,首先要在含有A基因的DNA片段,以此作为探针,与从该植物提取出来的进行。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
(1)在饥饿时,如果X是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的分解等过程实现的;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激素)的上升有关。
(2)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导致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和尿液中尿素的浓度。
(3)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如果X是CO2,c→d时段,呼吸强度会,参与该过程的是调节。
(4)如果X是甲状腺激素,请用箭头和文字描述c→d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根据有关材料作答。
Ⅰ.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该点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a~d4种植物的单个植株在自然CO2浓度及最适温度下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如下表。
植物种类 |
光补偿点(klx) |
光饱和点(klx) |
a |
1~2 |
30~80 |
b |
0.2~0.3 |
50~80 |
c |
0.5~1.5 |
20~50 |
d |
0.1~0.2 |
5~10 |
(1)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利用CO2的具体部位是。
(2)光照强度为0.4 klx时,表格中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多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
(3)仅考虑温度和CO2含量的影响,在温度较高,CO2较少的密闭温室中,植物的光补偿点较。大田玉米群体的光饱和点比单株玉米的光饱和点要高,主要原因是。
Ⅱ.科学家在黑暗时把叶绿体基粒放在pH=4的溶液中,让基粒类囊体膜腔的pH值下降至4,然后将基粒移入pH=8并含有ADP和Pi的缓冲溶液中(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有ATP产生。
(4)为获取叶绿体,先要破碎叶肉细胞,再用法分离。
(5)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基粒类囊体合成ATP的原因是。据此推测,叶绿体在自然状态下产生ATP的过程中,光能的作用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扩大生产,提高产崽率,要进行良种牛的培育。下图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⑴用________激素处理使供体母牛超数排卵。
(2)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________冲洗出来。
(3)从A到E中,适宜于哺乳动物的胚胎移植时期有____(填图中字母)。
(4)图中标号3为________,它将来发育为胎膜和胎盘。
(5)若一次给受体母牛移入多个胚胎,产生的多个后代基因型相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对A细胞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加以改造,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在成体的雌牛的乳汁中提取出人血清白蛋白。产生该转基因牛的具体的基因工程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于植物来说,导入外源基因,容易引起基因污染,科学家就将外源基因导入叶绿体或线粒体内,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班同学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其简要流程如下:
(1)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现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_培养基,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________法,若想使这些酵母细胞能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
(4)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使用,可将菌液______________保存。
(5)另一个班的同学用葡萄制做的果酒酒味醇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请分析出现酸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