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技兴趣小组制作了一艘小潜水艇。为了测定该潜水艇下潜在水中某深度时受到的压强,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U =12V;R0是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A为压强表,其实质是一只量程为0~100mA的电流表;R 是一种压力传感器,它用于感应压力的受力面积为60cm2,且所能承受的压力足够大,其阻值R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问:
(1) 在电路中连入R0的目的是 ▲ .
(2) 当该潜水艇浮在水面(压力传感器未浸入水中)时,电路中的电流多大?
(3) 若将此表改成压力表,有什么不足?(写出一点即可) ▲
如图所示,是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每次实验,小车都是从同一高度下滑,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不同的水平桌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
(2)由于摩擦阻力的大小与有关,所以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选填“大”或“小”),小车运动得越(选填“远”或“近”).由此我们进一步推理,若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小车将。
(3)上述实验中,若小车上放入钩码,则小车从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则达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将,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距离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其中使用的木块因木纹不同,侧面比正面粗糙。
小明选择四种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在木块上增减砝码改变压力,对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进行了12次测量,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
接触面 |
序号 |
压力/N |
摩擦力/N |
接触面 |
序号 |
压力/N |
摩擦力/N |
||
情 况 一 |
木块正 面与木 板面 |
1 |
1.7 |
0.3 |
情 况 三 |
木块正 面与玻 璃面 |
7 |
1.7 |
0.4 |
2 |
3.7 |
0.8 |
8 |
3.7 |
1.3 |
||||
3 |
5.7 |
1.2 |
9 |
5.7 |
1.8 |
||||
情 况 二 |
木块侧 面与木 板面 |
4 |
1.7 |
0.6 |
情 况 四 |
木块侧 面与玻 璃面 |
10 |
1.7 |
0.4 |
5 |
3.7 |
1.5 |
11 |
3.7 |
1.0 |
||||
6 |
5.7 |
2.5 |
12 |
5.7 |
1.6 |
(1)实验中应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或玻璃)上做运动,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分析表中序号为1、2、3(或4、5、6……)的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3)小明比较情况一和情况三中的实验数据发现,压力相同时,木块在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大,分析得出:情况三(木块正面与玻璃面)比情况一(木块正面与木板面)的接触面粗糙。他的依据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4)同组的晓宏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玻璃表面比木板表面光滑得多,情况三(木块正面与玻璃面)比情况一(木块正面与木板面)的接触面要光滑。当压力相同时,木块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应该更小。
于是,同学们进一步分析了情况三和情况四中的实验数据,发现:当压力为1.7N时,两种情况的摩擦力均为0.4N,但是随着压力的增大,出现压力相同,接触面变光滑时摩擦力更。
(5)为什么出现“接触面变光滑摩擦力反而增大”?晓宏联想到家里使用的吸盘式塑料挂衣钩,如图所示。把挂衣钩的吸盘压在普通墙面上时,挂衣钩挂不住物体;当把挂衣钩的吸盘同样压在玻璃、瓷砖等光滑的墙面上时,就可以悬挂较重的物体。
由此晓宏猜想可能是:使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增大,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这种猜想是否合理?还有其他原因吗?他准备和同学们分头查阅资料,并咨询老师继续进行探究。
小华和小敏同学用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电功率。
(1)如图甲所示是小华连接的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们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端滑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2)实验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3)小明组的同学需要测量标有“3.8V”字样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必须对图甲的实验电路进行的改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在实验时都遇到了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的情况,但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后,灯泡逐渐变亮了。则闭合开关时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九年级2班的同学在教师指导下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观察冰熔化”的实验。
(1)本实验中,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非常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_____(选填“铁圈”或“铁杆”)的位置。
(2)实验时,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水,通过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3)小亮组通过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冰熔化过程的特点是0。
(4)小亮重新审视自己的实验数据,还有新的发现:冰和水的状态不同,吸热能力也是不同的,请你帮他找出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组的小军想:如果一直加热下去,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说说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所选用电源电压为4.5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5Ω 2A”。
(1)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时应保持阻值不变,改变另一阻值,测得一组电流、电压如表Ⅰ所示,根据表Ⅰ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2)研究电流和电阻关系:
①将变阻箱阻值R1分别为调节为5Ω、10Ω和如图(b)所示某一值,其读数为Ω。
②用5Ω电阻做完实验后,调换10Ω的电阻继续完成实验,接下来操作是。
③完成三次操作后得到如表Ⅱ所示电流随电阻变化数据。表格中有一组数据不可能由实验真实地得到,对应的电流值是A,实际电流值应(选填“大于”或 “小于”)此值。
④若要正确完成实验,应更换(变阻箱的三个阻值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