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埃及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从中可表明

A.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重心应转向农村
B.农民有检验革命党派和革命同志的决定权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D.中国革命应当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下面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成分构成示意图,图片反映了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C.实行了土地革命的政策 D.革命目标发生了根本变化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说明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 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毛泽东在1920年给蔡和森的信中说:“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以我的接洽和观察,我们多数的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这表明

A.改造中国与世界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法是改良
B.在党的筹建时期党的早期积极分子理论上尚不是很成熟
C.党的早期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D.党的早期积极分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孙中山认为:“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产生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A.符合民生主义的精神要求 B.在中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空想
C.抓住了革命的根本问题 D.是要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