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反对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借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的被迫开放 |
| B.特区是新中国主动开放的表现 |
| C.两者的目的都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
| D.两者性质不同 |
下图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①国有
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②城市个体及
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③由单一公有制经
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集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创立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在1978~1984年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是
| A.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 B.阐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
| C.变革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制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新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发展迅速,它的工业基础应当追溯到
| A.“一五”计划建设 | B.三大改造的完成 |
| C.“大跃进”运动 | D.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
下表是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它反映出
| 年份 |
棉布 |
金属和矿物 |
机械 |
| 1870 |
28.0 |
5.8 |
—— |
| 1880 |
24.9 |
5.5 |
—— |
| 1890 |
20.2 |
5.7 |
0.3 |
| 1900 |
21.5 |
4.7 |
0.7 |
| 1910 |
14.7 |
4.3 |
1.5 |
|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壮大 |
| C.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
明清时期,中国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争霸战争的需要 | B.维护封建经济 |
| C.抵御外国的入侵 | D.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