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写了一首诗给他。欧阳修以这首诗作答。颔联通过什么手法描绘“橘”和“笋”的形象的?请作简要赏析。
情感跌宕起落,是此诗的突出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发 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活动过程?
诗人借助哪些意象描写自己的发现的?这些意象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作者要一再重复“我来了”“那不是你”?
“噩梦”本来就够压心的了,为什么作者还要说“噩梦挂着悬崖”?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迸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
D.“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希望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赤胆忠心。 |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下列题目。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题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
C.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格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
D.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
对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题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钱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就诗歌表达主旨而言,这首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清代纪昀评价这首诗:“唐人梅诗不似宋人作意。此首特有情韵。五、六最佳。”
有人说,第六句中的“蜂”字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妙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文成小题。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傍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诗中描绘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
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陵使至汝州①
王建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②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注】①本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时写的。汝州,今河南临汝县,离王建的家乡颖川很近。 ②寒食,即寒食节。每年四月四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这首诗的第二、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