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代书法的特征,诚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下列书法家的作品最能体现盛唐书法的这一特征的是
| A.王羲之 | B.张旭 | C.颜真卿 | D.赵孟頫 |
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A.周王室完全失去约束诸侯的权利 |
| B.兼并战争使分封制遭破坏 |
| C.诸侯王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 |
| D.诸侯王的势力已超过周王室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该诗反映了中国早期哪两种社会制度①内服制度②外服制度③分封制④宗法制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历史典故“问鼎中原”中的“鼎”,反映了周期礼制的严格,周礼主要是为了
|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B.维护宗法制 |
| C.确保等级制度的划分 | D.防止诸侯争霸 |
《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此事最能说明:
| A.分封制在周初扩展了西周疆域 | B.周公是分封制的开创者 |
| 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 D.周公代周天子处理政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