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1) 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
A. B. C. 。
(2) 生成此化合物的反应叫
(3) 该图所示为 肽化合物,它是由 种氨基酸构成。
(4)现要合成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由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而形成的蛋白质种类最多有 种。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
亲本 |
性状 |
甲 |
非糯性抗病花粉粒长形 |
乙 |
非糯性不抗病花粉粒圆形 |
丙 |
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 |
丁 |
糯性不抗病花粉粒长形 |
(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________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________。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的亲本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________,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
(♂)长毛×短毛(♀) |
|
F1 |
雄兔 |
全为长毛 |
雌兔 |
全为短毛 |
实验二 |
F1雌雄个体交配 |
|
F2 |
雄兔 |
长毛∶短毛=3∶1 |
雌兔 |
长毛∶短毛1∶3 |
(1)实验结果表明:
①控制安哥拉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HL、HS)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②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2)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__________________,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a)为显性。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小,应淘汰;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大,需进一步自交和选育;按照这种自交→淘汰→选育的育种方法,理论上第n代种子中杂合体的比例是________。
(2)水稻的晚熟(B)对早熟(b)为显性,请回答利用现有纯合体水稻品种,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的问题。
①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选择的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F1所结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水稻中表现为大穗早熟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些大穗早熟植株中约有__________________是符合育种要求的。
在豌豆中,高茎与矮茎的有关遗传因子为A、a,将A、B、C、D、E、F、G七种豌豆分四组进行杂交得到如下结果。
杂交后代 杂交组合 |
高茎 |
矮茎 |
总植株数 |
①A×B |
210 |
70 |
280 |
②C×D |
0 |
250 |
250 |
③E×F |
190 |
190 |
380 |
④G×D |
300 |
0 |
300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所获得的高茎纯合子占高茎植株总数的________%。
(2)豌豆G、C、A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
(3)①、②、③的交配方式分别是________。
(4)高茎与矮茎遗传因子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其实质是________。
研究发现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和吲哚乙酸(IAA)的促进作用不同。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A和IAA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实验小组同学以小麦胚芽鞘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第1步:取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小麦胚芽鞘若干,并切去尖端4 mm,然后浸入蒸馏水中1 h。
第2步:选取处理过的胚芽鞘,每10条为一组分别放入________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甲组)和IAA溶液(乙组)中。
第3步:避光且温度保持在25℃条件下培养24 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并求两组胚芽鞘长度的平均值。
(2)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分析:
①实验中要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一组要10条,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IAA溶液处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发现有两个不同浓度的IAA培养液培养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