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某金属硝酸盐化学式为M(NO3)2,为了探究其热分解产物,某化学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
金属活泼性不同,其硝酸盐分解产物不同。如
:2KNO3
2KNO2+O2↑
2Cu(NO3)2
2CuO+4NO2↑+O2↑,2AgNO3
2Ag+2NO2↑+O2↑
猜想1:M(NO3)2
M(NO2)2+O2↑
猜想2:2M(NO3)2
2MO+4NO2↑+O2↑
猜想3:(此处不写) 。
为了探究上述猜想,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①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取一定量的样品装于大试管中,并重新连接好 仪器;④加热;⑤……
(1)写出猜想3的化学方程式:
;
(2)测定气体体积应选择 (填A或B);
(3)实验收集到一定量气体,为了检验收集到的气体的成分,其操作方法是 ;
(4)在实验后的水里加入适量碳酸氢钠粉末,溶液中产生大量气体,说明 正确(填:猜想l、猜想2或猜想3);
(5)该小组测得一组数据:实验前样品质量为Wg,收集到气体体积为V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
(6)已知4Fe(NO3)2
2Fe2O3+8NO2↑+O2↑,现在对KNO3、Cu(NO3)2、Fe(NO3)2 的混合粉末充分加热后未收集到任何气体,则KNO3、Cu(NO3)2、Fe(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 )
A.1:2:2 B.2:1:4 C.1:2:3 D.3:8:6
拆开1mol共价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如下表:
| 共价键 |
H-H |
N≡N |
N-H |
| 吸收的能量/kJ |
436![]() |
946 |
391 |
(1)1mol N2完全反应为NH3(填:吸收或放出)kJ能量
(2)事实上,将1molN2和3molH2放在反应容器中,使它们充分反应,反应的热量变化总小于计算值,原因是。
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G同主族,A与B、C、D能形成电子数相同的二种常见分子,E、F的原子序数之和是D的原子序数的3倍,D、E、F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1)三种元素的名称。B,D,F。
(2)A与
D、A与G均可形成18e—的化合物。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A、D、E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形成的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4)E离子的半径(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F离子的半径;E 和F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写出由上述各种元素形成的粒子中与BC—电子数相等的三种分子的化学式、。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
| 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
|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
| D.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
(2)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乙(填“>”、“<“或“=”)。
(3)当甲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_。
(4)当乙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将锌、铜片取出,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1(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试确定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有A、B、C、D、E、F六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A可氧化生成D,D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可生成一种砖红色沉淀,A与NaOH溶液共热得到C和无机盐NaX,在经硝酸酸化的NaX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燃烧等物质的量的这六种有机物,F燃烧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是其他有机物的2倍,只有C与E能与钠反应产生气泡。试推断:
⑴各物质的结构简式:A;B;C;D;E;F。
⑵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可制取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填写序号)。
①D→E②D→C③E→F④C→D⑤F→E
已知G是合成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只含C、H、O三种元素,5.9g物质G能与1mol/LNaOH的溶液100mL恰好完全反应,0.1mol物质G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氢气,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甲基,A的分子式为C8H13O2Br,有机物A、B、C、D、E、F、G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⑴写出C的结构简式:.
⑵A中官能团名称是:.
⑶B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的有多种,任写其中三种属于酯类的结构简式:
,,.
⑷写出D→E化学反应方程式:.
⑸写出反应①化学反应方程式:
⑹写出由F和G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