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2010年又是一个网络监督年。网民通过互联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使虚拟的网络变成现实监督的平台。网络监督的积极意义日益凸显。但不可否认,滥用监督权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网民通过网络散步谣言,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公民除了运用网络这种形式监督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民主监督?(8分)
(2)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何意义?(8分)
(3)法律赋予公民监督权,但滥用监督权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公民应如何负责人的行使监督权呢?(8分)
近年来,《超级女声》《非诚勿扰》等电视娱乐节目越做越多,越多越火,丰富了荧屏,带来了欢乐。但与此同时,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不少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节目的文化本性。
(1)材料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就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现象设计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2010年7月1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原第一书记沈浩为原型的电影《第一书记》在人民大会堂首映。沈浩忠于人民,忠于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在沈浩身上既有传统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公仆精神,更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性。这融合成了为民爱民、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积极创新、艰苦创业、勤政廉政的“沈浩精神”。
材料二沈浩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万万不能缺少自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力量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是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沈浩用生命铸就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亿万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1)沈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你谈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理由。
材料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5节、庆丰、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材料二: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情人节”“圣诞节” 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2分)
(2)作为传统文化,这些节日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当前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6分)
(3)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6分)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
材料一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下面是部分高校2010年自主招生面试试题,这些试题体现了高校选拔人才的价值取向。
☆何为软实力,如何构建国家软实力?
☆《阿凡达》很火,欧美大片、日本动漫也很受欢迎。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发展中国文化?
☆谈谈雷锋精神的内涵理解,现在社会该不该提倡雷锋精神?
☆给你一张厚纸、一根铁丝,怎样煮熟鸡蛋?
☆"范跑跑"现象你如何看待?
(1)材料一所述试题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哪些要求?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2)根据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原因。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全国各地以唱红歌的形式庆祝党的生日。某班举行“红歌与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年,是艰苦创业的90年,也是光辉灿烂的90年,唱红歌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激发爱国情怀;有利于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让你作代表发言,谈谈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请列出你的发言提纲。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