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八届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典礼于4月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获得2010年度中国“首善”称号。2010年我国社会捐助总额约700亿元,慈善事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网友就此展开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注:慈善事业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和开展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事业。
网友“亚非”: |
近年来,虽然主动献爱心的人比以前多了,但还有很多人对慈善事业缺乏了解。 |
|
|
网友“呐喊”: |
中国慈善的收支制度、监管制度有诸多不够科学。慈善捐款存在使用不透明、捐款人的权责不明确等问题;有的地方、个别专业慈善机构挪用、滥用善款,带来社会对慈善机构缺乏信任;慈善投入少等等因素也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
|
|
|
|
结合两位网友的发言,分析说明在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承担的职责。13分
材料一 2013年3月28日晚,法国总统奥朗德接受法国电视二台采访,对法国当前面临的内政和外交政策发表了重要讲话。主要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收和节支等民生内容。
材料二 布朗走了,卡梅伦来了。英国女王授权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接任首相职务,组建下届英国政府,卡梅伦发表简短讲话,要真切为英国民众提供最好的服务。
(1) 英法两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
(2)有人说:”从材料看英法两国领导人都力图为‘民众’、‘人民’服务, 因此英法两国政体没有本质区别”。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一桥飞架中欧——亚欧大陆桥,一头连着中国,一头牵着欧洲。
材料一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访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
(1)中、法、德分别实行怎样的国家管理形式?有人认为,“三个国家实行不同国家管理形式的原因是国体不同。”,请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二中国,欧洲,两者加起来,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经济全球化之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势,把双方紧紧相连。其关系走向,牵动世界格局。
3月31日,在长达5个小时里,习近平主席先后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会谈会见。习主席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始终支持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欧盟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谈谈你对“中国与欧盟关系走向,牵动世界格局”的理解。
材料三布鲁日在弗拉芒语中的意思是“桥”。2014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对欧政策,主题词也是“桥”:
“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为了把中欧关系推向前进,中方需要加深对欧洲的了解,欧方也需要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在欧洲之行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习近平多次说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而欣赏、包容、互鉴便是理解的基础。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中欧如何促进双方之间的了解。
从2014年1月1号开始,作为最有希望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最后一个任期结束时留下的“政治遗产”——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法案开始全面实施。
从最初在国会勉强过关,到因涉及联邦与州权力的分配问题而引发诉讼,涉险赢得最高法院“不违宪”的裁决,再到引发两党恶斗、导致政府关门,医改法案自提上议程之日起就饱受争议、屡遭挫折。2月10日,最新“变数”又传出——美国政府宣布推迟“医改法案”中关键条款的强制实施日期。
结合材料,分析美国总统的医改政策屡遭挫折的原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简政放权,为此,必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向地方简政放权,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结合材料,运用民主集中制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这就需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材料二近年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因此,要在坚持基本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和私有财产,同时尽快扭转城乡、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趋势,逐步形成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为此,将会加大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1)请运用社会再生产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有关举措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 10分)
(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政府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