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在一本历史书籍中收集到下面的图片(图1、图2、图3),图片所反映的民族工业,创办于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20世纪四五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