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乙二酸(又名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乙二酸晶体(H2C2O4·2H2O)熔点100.1 ℃,草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Cu2O能溶于稀硫酸,立即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E装置中的溶液均变浑浊,且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B的作用是         ;上述装置中有两处需要改进(假设洗气装置每次吸收气体均完全),改进方法是                     
(3)实验结束后向装置B的试管中加入NaHCO3溶液,产生大量无色气体,由此可以证明两种物质的酸性强弱顺序是                 
(4)有人认为D装置中得到的红色固体可能是Cu,也可能是Cu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小组进一步探究:
①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溶液变为蓝色,试管底部仍有红色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②取6.8g红色固体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1.12L。则红色固体中含单质铜的质量分数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两种工艺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滤液B含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_______(填试剂名称)。
(4)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5)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淀溶液平衡,测得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__________________.

为测定镁铝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铝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个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二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甲组:实验方案:镁铝合金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步骤:
①称量:托盘天平称量2.7g镁铝合金粉末
②溶解:将①中药品加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至少mL 1mol/L NaOH 溶液加入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
③过滤:
④洗涤:若未对过滤所得固体进行洗涤,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证明固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
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
(二)乙组:

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称取两份质量均为0.3g 的镁铝合金样品粉末,分别放入A装置左右两个管中,向B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把装置A.B的胶塞塞好,然后调节C的高度使B和C中的液面相平,记录下此时的体积为112 mL
③通过注射器的针头向装置A左侧管中注入足量的稀盐酸,等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调节装置C的高度,使B和C中的液面相平时记录下此时的体积为448mL
④通过另一针头向装置A右侧管中加入足量的稀NaOH溶液,等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调节装置C的高度,使B和C中的液面相平时记录下此时的体积为672mL。
问题和讨论:
(1)上述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必须加一步的操作,具体方法为
(2)为使气体体积测定结果不至于引起很大偏差,除了应注意使B和C中的液面相平外,在反应完全后至读数之前,还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有几点写几点)
(3)计算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时,是否需要将气体体积折算为标准状况的体积,试根据题中数据计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纯碱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质。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工业纯碱(假设仅含碳酸氢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填空:
方案一:纯碱样品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1)分别称取干燥坩埚和纯碱样品的质量,将纯碱样品放人坩埚中充分加热(如图)。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一冷却一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纯碱样品溶液测定沉淀质量
(3)称取m1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向小烧杯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如图)。将反应混和物过滤后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

(4)沉淀经干燥后称量为m2g,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5)如果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作沉淀剂,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测得样品中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将比实际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方案三:纯碱样品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6)本实验采用下图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反应前后都要通人N2,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硫酸铜溶液常用于农业上制波尔多液。下图是用废铜料(铁、铜混合物)来生产硫酸铜的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途径Ⅰ比途径Ⅱ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填编号)
a.对环境污染少 b.反应速率快
c.铜的利用率高 d.硫酸的利用率高
(3)实验室用浓硫酸与铜反应,采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SO2气体。

①A装置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②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a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h。
③反应终止后,发现烧瓶中有黑色物质出现,其中可能含有CuO、CuS等杂质。已知硫化铜不与H+反应,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Cu2+、+6价的S和NO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黑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S。其方案为:将烧瓶中混合物加入到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 _____________(补充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碳酸钠在轻工、建材、纺织、国防、医药等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
(1)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线路如下:

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剂A是________,“母液”中除了含有Na、CO32、OH离子外,还含有________等离子,过滤要“趁热”的目的是________。
②检验试剂级Na2CO3中Cl和SO42是否除尽,选用的试剂及加入的先后次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HCl、BaCl2、AgNO3
b.AgNO3、HNO3、Ba(NO3)2
c.HNO3、Ba(NO3)2、AgNO3
d.AgNO3、HCl、BaCl2
(2)“侯氏制碱法”的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所用到的主要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仪器口的链接顺序为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b,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再通人足量的CO2,其原因是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使CO2更易被吸收
b.NH3比CO2更易制取
c.CO2的密度比NH3
②将生成的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③该兴趣小组用下图比较C、N、Si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中的试剂是________,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H2SiO3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