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②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③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④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抨击。”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欲提出“双重代表权”
B.二战结束初期,美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安排上的考虑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
D.在联合国接纳中国的问题上,苏联与美国的外交策略斗争

下面是三大区域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

名称
亚太经合组织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建立时间
1989年
1993年
1994年


A.欧盟合作程度最高B.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都具有地缘经济特征 D.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A.以美苏为主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
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
C.欧共体的整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
D.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被削弱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表述: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二战后来自苏联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