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抵制“左”
倾错误的重要事件包括
①“一月革命” ②“二月逆流” ③批林批孔运动 ④四五运动
|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建国初期的基层民主选举 |
| B.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
| C.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
| D.选民证是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统一印制 |
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就美国对台军售问题签署联合公报。美方重申:“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方还特别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准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这一公报的意义在于
| 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 |
| 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 |
| 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
| D.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取得了更大程度的共识 |
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 A.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
| B.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
| C.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
| D.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 |
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铲除社会陋习,树立社会新风
②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③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实现了男女平等
④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已经动摇
| A.①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晚明是“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能为其提供佐证的是( )
| A.朱熹的“格物致知” | B.王阳明的“致良知” |
| 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D.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