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周期 |
I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
|
|
|
|
|
|
① |
2 |
|
|
|
|
② |
③ |
④ |
|
3 |
⑤ |
⑥ |
⑦ |
|
⑧ |
⑨ |
⑩ |
|
(1)在这些元素中_______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其氢氧化物具有两性的元素是
(2)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3)从⑤到⑩元素中_______原子半径最小。
(4)最不活泼的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是 。若该元素某核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则该核素的摩尔质量是
(5)用电子式表示⑩、⑥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6)与元素⑨非金属性强弱最接近的元素是
(7)根据下表判断:最接近磷原子半径R(10-10m)的取值范围的是
元 素 |
N |
S |
O |
Si |
原子半径/10-10m |
0.75 |
1.02 |
0.74 |
1.17 |
水煤气不仅是合成氨的原料气也是合成烃及其化工产品的原料。
(1)直接水煤气燃料电池中,通CO、H2的极为电池的极(选填:“正”,“负”)。
(2)水煤气变换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 △H < 0,下列措施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有(不定项选择)。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降低浓度
(3)H2和N2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氨气的水溶液可用于吸收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将标准状况下582.4L合成气(已知:n(CO)∶n(H2)=4∶9)通入合成塔,一定条件下可发生2CO(g)+ 4H2(g) → CH2=CH2(g)+2H2O(g);CO(g)+3H2→CH4(g)+H2O(g),充分反应后,经测定产品中只有甲烷、乙烯和水蒸气(假定CO和H2均无剩余),试计算逸出的气体中乙烯的物质的量(列出计算过程)。
常见有机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A的结构式为;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D物质的名称为。
(2)属于取代反应的有(填序号)。
(3)A光照生成G(分子式为C6H6),G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G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褪色,也不能使溴水反应褪色,则G的结构简式为。
(4)H是E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H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① |
||||||||
② |
③ |
④ |
||||||
⑤ |
⑥ |
⑦ |
(1)①—⑦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周期族。
(2)可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是(写元素符号)。
(3)表中元素⑥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④与⑤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键的类型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5)表中元素①、②、③、⑤、⑦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数字序号)
(6)表中元素③、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通过氧化环已醇得到。
反应原理为:
实验步骤:
步骤1.在图①所示装置的三颈瓶中加入6gKMnO4和50mL0.3mol/LNaOH溶液,搅拌加热使之溶解。
步骤2.在继续搅拌下用滴管滴加21mL环已醇,控制滴加速度,维持反应温度43~47℃。滴加完毕后,在沸水浴中将混合物加热几分钟。
步骤3.用图②所示装置趁热抽滤,二氧化锰滤渣用水洗2~3次
步骤4.滤液用小火加热蒸发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一半,冷却后再用浓盐酸酸化至pH为2~4,冷却析出粗产品
步骤5.将粗产品用水进行重结晶提纯,然后在烘箱中烘干。
(1)写出实验仪器名称:a; b。
(2)步骤2在沸水浴中将混合物加热几分钟的目的是:。
(3)步骤3趁热抽滤的目的是:;如何证明步骤3滤渣已洗涤干净:。
(4)步骤4用盐酸酸化的目的是:。
(5)确定最后产品成分为已二酸,还需做的实验或仪器分析有。
利用反应:Cu2Cl2+C2H2+2NH3→Cu2C2(乙炔亚铜,红色)+2NH4Cl可检验乙炔。
(1)基态时亚铜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NH3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NH4+空间构型为(用文字描述)。
(3)乙炔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与C2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写化学式,举一例)。
(4)氯化亚铜晶胞结构如下图,晶胞中含Cu+数目为。
(5)合成氨工业常用铜(I)氨溶液吸收CO生成[Cu(NH3)3(CO)]+,该配离子中配体有(写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