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颂古非今 | B.以古讽今 | C.厚今薄古 | D.贯通古今 |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革命的领导阶级、主要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②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新的经济成份产生
③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
A.科技落后的制约 B.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官僚资本的垄断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 B.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
C.铁犁牛耕的出现 | D.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D.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下列有关于中国古代冶铸技术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西周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 |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把煤作为冶炼燃料的明确记载 |
C.南北朝时期灌钢技术使兵器更加锋利 |
D.秦汉时期开始用淬火技术处理铸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