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反应:CO(g) + H2O(g)H2(g) + CO2(g)  ΔH=" Q" kJ·mol-1,其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50
平衡常数
9.94
9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可逆反应中Q      0(填“大于”或“小于”)。
(2)850℃时在体积为10L反应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发生上述反应,CO和H2O(g)浓度变化如下图。试回答:

①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 mol/(L·min)
②下列表述能作为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
B.当反应消耗0.1molCO(g) 同时也生成0.1molH2O(g)时
C.当CO(g)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时
D.当该反应的ΔH不变时
(3)若要加快该反应速率,同时还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填序号)。
A.增加水蒸气的量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压强          E.不断移走CO2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酸的溶液里,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等于酸电离时生成的H+的总数:
(1)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HClO4═H++ClO4; Ba(OH)2═Ba2++2OH
Fe2(SO4)3═2Fe3++3SO42; KHSO4═K++H++SO42-.
属于酸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化工生产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里的电离方程式:
①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②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可将无机化合物KHSO4与NaHCO3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可将无机化合物KHSO4与H2SO4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NaHSO4与Ba(OH)2在溶液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混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NaHSO4与Ba(OH)2在溶液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
G.将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G→E→F。
(2)上述E步骤中下层液体为___________色的__________溶液,E步骤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G步骤的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500体积的HCl气体。若向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44.8LHCl气体配成1L溶液,假设气体完全溶解。请回答:
(1)所得溶液中含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溶解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配制后的稀溶液中含HCl物质的量浓度为
(3)配制过程中,造成浓度偏低的操作可能有_______________(选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B.量筒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C.将烧杯中浓盐酸移入容量瓶后,未用水洗涤烧杯,即向容量中加水到刻度
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另外胶头滴管从瓶中吸出部分溶液使剩余溶液刚巧达刻度线

E、定容时,俯视液面加水至刻度线
II.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所需的480mL 1.0mol/L的NaOH溶液: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NaOH________g。
(3)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
(4)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BaCl2、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 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首先,向溶液中滴加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该溶液,其目的是
第三,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10分,每空2分)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CH3OH(l)的燃烧热ΔH分别为-285.8 kJ·mol-1、-283.0 kJ·mol-1、-726.5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太阳能分解180 g水消耗的能量是 kJ。
(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mol·L-1·min-1
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
(4)在T1温度时(甲醇为气态),将lmol CO2和3mol 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的转化率为α,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