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包容性增长有着深刻内涵。从国内方面看,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从全球视野看,包容性增长体现在发达国家应当主动承担起全球经济增长与经济失衡的责任,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更体现在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材料二:践行包容性增长关键在于政府履行好责任,胡主席提出4点建议:一是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二是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四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四点建议是从制度入手,是提高人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办法。
材料三:包容性增长要推进社会制度建设。2010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自2007年12月第一次审议,到今天刚刚通过,差不多审议了3年的时间,共审议了4次。一般的法律案审议3次,这部法律案审议了三年四次,可以看出社会对这部法的关注,而且也可以看出来,这部法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涉及的制度特别复杂。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第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次审议的时候,应该说法律草案规定的覆盖面还是有限的,这三年的过程也是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公民、企业和政府社会保险意识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原因及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政府履行好责任践行包容性增长对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三年四次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是如何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9月天津被正式确定为继山东、浙江、广东和福建后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第五个试点地区,是五个试点地区中唯一的直辖市,具有都市型经济特点。天津市发展海洋经济有自身优势:区位条件优越;海洋产业基础良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科技实力雄厚;政策环境优越。但是也面临着海洋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管辖海域面积最小;海岸线最短;海岛数量最少;且地处渤海湾底,环境脆弱。针对上述情况,市政府提出:要建设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重点在于科学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率先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利用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带动海洋产业升级,打造我国北方扩大开放的前沿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天津市政府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打造海洋经济强市思路的合理性。

习近平强调指出,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全党同志一定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从思想上警醒起来,牢记“两个务必”,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切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进展新成效取信于民。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党中央“抓实转变作风、坚定反对腐败”的正确性。

材料一:某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对比表
某市部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占企业比重
产值增速
利润增速
能耗增速
金属加工
25%
40%
10%
60%
造纸业
20%
25%
12.5%
70%
新能源
5%
80%
81%
7%
电子信息
8%
98%
90%
9%


材料二:该市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响应十八大号召,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鼓励支持传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的整体退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投入巨资恢复植被、修复生态,建设森林公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步增长的科学发展道路。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着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说明该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道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步增长的。
(3)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实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因。

(共20分)国企改革是新一轮经济改革的重头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月17上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是在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深入调研,召开了40多个座谈会,征求各阶层600余人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此之前,上海市委常委会还先后审议通过“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和《市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管理办法》,改善和加强国企党组织建设,确保国企改革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正确方向顺利推进。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发挥党在深化国企改革中领导核心作用的?(10分)
材料二 上海国企改革的相关措施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上海深化国企改革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10分)

(共32分)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主要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

注:目前普遍的标准是,产能利用率小于75%为严重过剩。我国新兴行业风电设备制造的利用率只有67%,光伏电池为57%、多晶硅只有35%.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并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化解产能过剩为什么要以市场为主导?(12分)
材料二钢铁是河北的支柱产业,但钢铁又是耗能和污染大户,其污染造成的雾霆天气给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当地政府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尽管化解产能过剩,压缩淘汰产能7000万吨,将涉及就业人员数百万人,影响GDP上千亿,但当地政府仍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结构转型,政府购买服务等各种方式解决遗留问题,真正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活动效果。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应如何履职才能让人民满意?(10分)
材料三 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任务之一。R集团会司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秉承传统文化“和为贵”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和原则;挖掘“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鼓励员工开拓进取,为企业创新发展献计鼓策的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有声有色,.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