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下列关于中国宪政建设的表述,准确的一组是
①《钦定宪法大纲》仿效日本近代宪法
②《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
③《共同纲领》具备国家根本大法性质
④1954年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表达了作者
A.悲愤、思想、爱国的情感 | B.盼望实行“一国两制” |
C.希望国民党早日反攻大陆 | D.渴望早日和平统一中国 |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提到:“囊括大典,同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材料体现的理念
A.与尊孔复古的思潮出现无关 | B.传播西学,彻底否定中学 |
C.以包容的态度来推动思想传播 | D.使新文化运动由此展开 |
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3025541 |
62.9% |
1122476 |
37.1% |
A.北方安土重迁的观念较淡薄
B.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均在南方,使南方人口大增
C.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
D.由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可知汉唐经济远比宋代繁荣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时代。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一些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与危机感到失望与不满。由此文学领域兴起的流派有
①浪漫主义②现代主义③印象主义④批判现实主义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