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下列关于中国宪政建设的表述,准确的一组是
①《钦定宪法大纲》仿效日本近代宪法
②《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
③《共同纲领》具备国家根本大法性质
④1954年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下表,对该表中外国在华设立银行数量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有
1913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
年代 |
英 |
美 |
法 |
德![]() |
俄 |
意 |
比 |
荷 |
日 |
合计 |
1894年前 |
12 |
1 |
2 |
1 |
16 |
|||||
1895—1913 |
5 |
4 |
12 |
11 |
14 |
1 |
8 |
1 |
29 |
85 |
①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②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直接有关③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④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第二次鸦片战争 | D.辛亥革命 |
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
A.不了解世界形势 | B.坚定的民族气节 | C.痛恨清廷腐败 | D.主张发展近代工业 |
中国近代有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如华民与英人发生纠纷:“……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A.领土主权 | B.贸易主权 | C.关自主权 | D.司法主权 |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由此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三国采取的共同举措 |
B.以法律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三国的相同手段 |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
D.工业资产阶级最终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