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4分)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 ②仍: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⑴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
⑵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 "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 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 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⑶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2.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3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1.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2.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3.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2题。
关河令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

2.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