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无所不在,生活离不开化学.家用热水瓶通常使用饮木塞,当装入或取用开水,需将饮木塞放在桌面上时,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软木塞应怎样放置?简要说明理由.(2分)
能源和材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1)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是未来新能源。由此分析:形成可燃冰的条件与 、压强有关。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 。
(2)将纯钢片与黄铜片相互刻划,在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该实验说明 。
(3)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铝薄膜。氧化铝能溶于酸,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如图A~F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C常温下是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X和Y能发生中和反应.F是厨房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图中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 ;
(2)若反应③是化合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结晶.
(3)t1℃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填“甲”或“乙”).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5g丙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3)将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5g甲的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固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
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可模拟实现工业生产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列举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 .
(4)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是: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5)仔细观察流程图,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二氧化碳之外,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