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特明和巴尔的摩证实了RNA病毒能依赖RNA合成DNA的过程,并发现了催化此过程的酶。下面为形成cDNA的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①过程的酶是 ;核酸酶H的作用是 。
(2)③过程也称为DNA的变性,此过程在温度高达90~95℃时才能完成,说明DNA分子具有 性。
(3)由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 ,两者在作用特性上的区别是后者具有 。
下图是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但其中有两幅图是错误的。请据图回答:
(1)a~g中错误的图片是▲和▲。前者错在▲,后者错在▲。
(2)从 a~g中选出正确的图片后,将它们按照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排在第3位的图片是▲。
(3)b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期,该期在细胞核中发生的分子水平变化主要是
▲。
(4)据图判断该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条。
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步骤:(略)
实验结果:
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 |
灯泡的功率(单位:W) |
|||||
20 |
50 |
75 |
100 |
200 |
300 |
|
0.1% |
3.4 |
16.0 |
28.2 |
40.5 |
56.5 |
56.5 |
0.03% |
2.3 |
11.2 |
19.8 |
27.6 |
27.5 |
27.5 |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①▲;②▲。
(2)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当该植物在灯泡功率为100W、CO2浓度为0.03%时,采取
▲措施更有利于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3)该实验方案中确定的自变量是▲,实验中除实验材料外必须控制的主要无关变量是▲。
(4)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道理:▲。
(5)右图为某植物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在图中画出30℃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大致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填概念图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下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箭头方向表示物质交换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序号);
(2)②与①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__;
(3)与调节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激素)。
(4)①、②、③、④中,O2浓度最低的是_____ (填序号)。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此,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原理
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二、实验步骤
(1)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
(2)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月季枝条,均分7组,将其中的6组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
(3)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2,4—D浓度(mol/L) |
清水 |
10—15[来 |
10—13 |
10—11 |
10—9 |
10—7 |
10—5 |
生根平均值 |
2.0 |
3.8 |
9.4 |
20.3 |
9.1 |
1.3 |
0 |
(1)该小组研究所设置的自变量(单因子变量)是 。
(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3)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上表数据,请在右下坐标系中绘出平均生根数变化的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类似物对于扦插枝条的作用具有性,即在较低浓度范围内,随2,4—D浓度的增加2,4—D对于扦插枝条的生根促进作用(增强、减弱、不变);继续提高2,4—D浓度,促进作用(增强、减弱、不变),甚至起抑制作用。
(4)下左图为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于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示意图,结合以上实验回答第三组实验所对应的浓度应该对应于在图中那个范围(用图中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