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步骤:(略)
实验结果:
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 |
灯泡的功率(单位:W) |
|||||
20 |
50 |
75 |
100 |
200 |
300 |
|
0.1% |
3.4 |
16.0 |
28.2 |
40.5 |
56.5 |
56.5 |
0.03% |
2.3 |
11.2 |
19.8 |
27.6 |
27.5 |
27.5 |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① ▲ ;② ▲ 。
(2)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当该植物在灯泡功率为100W、CO2浓度为0.03%时,采取
▲ 措施更有利于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3)该实验方案中确定的自变量是 ▲ ,实验中除实验材料外必须控制的主要无关变量是 ▲ 。
(4)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道理: ▲ 。
(5)右图为某植物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在图中画出30℃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大致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 神经调节和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垂体、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 、和 。C进入血液后,通过 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
填概念图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请回答:
(1)染色体主要由_____ ▲______组成,在大田种植这批转基因抗螟水稻时,往往会同时间隔种植少量的不抗螟水稻,供螟虫取食,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
(2)已知抗螟性状为显性性状,现欲试种这种抗螟水稻,需检验其是否为杂合子,若采用杂交的方式来进行检验,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检验过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3)若原本抗稻瘟病的水稻在转入抗螟虫基因后,变得不能抗稻瘟病,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动物体内多种激素都具有影响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以耗氧量为测定指标,可以了解相关激素能否影响机体新陈代谢。为探究甲状腺激素能否影响机体新陈代谢,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请完成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
【材料与用具】一组成年的健康雄性小鼠、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生理盐水、耗氧量测定仪、10mL注射器、烧杯、量筒等。
(要求:具体注射方法与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步骤】
(1)将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编号甲、乙,每组各有若干只, ▲。
(2)甲组每只注射 ▲;乙组每只注射 ▲,作为对照。
(3)一段时间后, ▲。
(4)对所测得并记录的耗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
某同学重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了解在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溶液中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测定,绘制成如下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供能的场所是▲;此时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方式为:▲ 。
(2)在T1一T2时段,单位时间内葡萄糖浓度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3)从C点开始,酵母菌种群数量开始明显下降,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①▲;
②▲。
(4)在以酵母菌为受体菌的基因工程中,为了达到让目的基因持续表达的目的,通常要使酵母菌的浓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点上。从上图的分析中,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使不下降?(至少答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