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强酸性溶液X中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除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Q)是___________,
若要确定该Q(若不止一种,可任选一种)不存在,其最可靠的化学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①中生成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测定A、F、I均为0.01mol,10mL X溶液中n(H)=0.04mol,且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Q)只有一种。当沉淀C物质的量___________,表明Q离子一定是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常用作风信子等香精的定香剂D以及可用作安全玻璃夹层的高分子化合物PVB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 RCHO + R ' CH2CHO + H 2 O ( R R '表示烃基或氢)

II.醛与二元醇(如:乙二醇)可生成环状缩醛:


(1) 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 A 的名称是
(2) A 合成 B 的化学方程式是
(3) C 为反式结构,由 B 还原得到。 C 的结构的是
(4) E 能使 B r 2 CC l 4 溶液褪色,N由A经反应1~3合成。
a. ①的化学试剂和条件是
b. ②的反应类型是
c. 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5) PVAc 由一种单体经加聚反应得到,该单体的结果简式是
(6)碱性条件下, PVAc 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溶液 A 的溶质是;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
(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 p H 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
(4)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 C a 2 + M g 2 + N H 4 + , S O 2 2 + ,[ c ( S O 2 2 + ) > c ( C a 2 + ) ]。
精致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 A 来电解池):

image.png

①盐泥 a 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
②过程Ⅰ中将 N H 4 + 转化为 N 2 的离子方程式是
B a S O 4 的溶解度比 B a C O 3 的小,过程Ⅱ中除去的离子有
④经过程Ⅲ处理,要求盐水中 c 中剩余 N a 2 S O 3 的含量小于5 m g / l ,若盐水 b N a C l O 的含量是7.45 m g / l ,则处理10 m 3 盐水 b ,至多添加10% N a 2 S O 3 溶液 k g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在温度 t 1 t 2 下, X 2 ( g ) H 2 反应生成 H X 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1)已知 t 2 t 1 , H X 的生成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 H X 的电子式是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 H X 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 X 2 都能与 H 2 反应 生成 H X ,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5) K 的变化体现出 X 2 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6)仅依据 K 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选填字母)
a. 在相同条件下,平衡于 X 2 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 X 2 H 2 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c. H X 的还原性逐渐
d. H X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A.原子序数小于36的 X Y Z W 四种元素,其中 X 是形成化合物种最多的元素, Y 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 Z 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的原子序数为29。
回答下列问题:
(1) Y 2 X 2 分子中 Y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1 mol Y 2 X 2 含有 σ 键的数目为
(2)化合物 Z X 3 的沸点比化合物 Y X 4 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3)元素 Y 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 Z 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 Z 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
(4)元素 W 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13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 H n WC l 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草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制备草酸的装置如图14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瓶中
②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 HN O 3 与98% H 2 S O 4 的质量比为2:1.5)溶液
③反应3 h 左右,冷却,抽滤后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过程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 6 H 12 O 6 +12HN O 3 3 H 2 C 2 O 4 +9N O 2 +3NO 9 H 2 O

C 6 H 12 O 6 +8HN O 3 6C O 2 +10 H 2 O+8NO
3 H 2 C 2 O 4 +2HN O 3 6C O 2 +4 H 2 O+2NO
(1)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需用的试剂为
(2)实验中若混酸滴加过快,将导致草酸产率下降,其原因是
(3)装置 C 用于尾气吸收,当尾气中 n(N O 2 ):n(NO) =1:1时,过量的 NaOH 溶液能将 NO ,全部吸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与用 NaOH 溶液吸收尾气相比较,若用淀粉水解液吸收尾气,其优、缺点是
(5)草酸重结晶的减压过滤操作中,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使用属于硅酸盐材料的仪器有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 C H 4 (g)+ H 2 O(g)=CO(g)+3 H 2 (g) H=206.2KJ/mol

C H 4 (g)+C O 2 (g)=2CO(g)+2 H 2 (g) H=247.4KJ/mol
2 H 2 S(g)=2 H 2 (g)+ S 2 (g) H=169.8KJ/mol

(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 C H 4 (g) H 2 O(g) 反应生成 C O 2 (g) H 2 (g)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H 2 S 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 H 2 S 燃烧,其目的是;燃烧生成的 S O 2 H 2 S 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H 2 O 的热分解也可得到 H 2 ,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1所示。图中 A,B 表示的物质依次是

(4)电解尿素[ CO(N H 2 ) 2 ]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见图12(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 M g 2 Cu 是一种储氢合金。350℃时, M g 2 Cu H 2 反应,生成 M g C u 2 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0.077)。 M g 2 Cu H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