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3、
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它们均由甲烷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得 |
B.它们互为等电子体,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 |
C.CH与NH3、H3O+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三角锥形 |
D.![]() |
E.两个—CH3或一个和一个
结合均可得到CH3CH3
(2)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锌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①指出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属于________区。
②葡萄糖酸锌[CH2OH(CHOH)4COO]2Zn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补锌剂。葡萄糖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有___________;写出基态Z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饱和食盐水所得溶液经多次循环使用后,ClO-、ClO3-含量会增加。
已知:Ⅰ.NaHCO3固体50℃开始分解,在溶液中分解温度更低。
Ⅱ.碱性条件下,ClO-有强氧化性,ClO3-性质稳定。
Ⅲ.酸性条件下,ClO3-被Fe2+还原为Cl-,MnO4-被Fe2+还原为Mn2+。
(1)氯酸盐产生的原因可表示为3ClO-2Cl-+Cl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测定电解盐水中ClO3-含量的实验如下:
步骤1:量取盐水样品V mL,调节pH至9~10,再稀释至500 mL。
步骤2:取10.00 mL稀释后的试液,滴加5%的双氧水,至不再产生气泡。
步骤3:加入饱和NaHCO3溶液20 mL,煮沸。
步骤4:冷却,加足量稀硫酸酸化。
步骤5:加入a mol·L-1 FeSO4溶液V1 mL(过量),以如图所示装置煮沸。
步骤6:冷却,用c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标准溶液V2 mL。
①稀释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 。
②步骤2用双氧水除去盐水中残留ClO-的离子方程式为 ,还原剂不用Na2SO3的原因为 。
③与步骤5中通N2目的相同的实验是 (填写步骤号)。
④该盐水试样中ClO3-的浓度为 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⑤为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
氨是生产氮肥、尿素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1)合成氨反应N2(g) + 3H2(g)2NH3(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电化学法是合成氨的一种新方法,其原理如图1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2)氨碳比[n(NH3)/n(CO2)]对合成尿素[2NH3(g)+CO2(g)CO(NH2)2(g)+H2O(g)]有影响,恒温恒容时,将总物质的量3 mol的NH3和CO2以不同的氨碳比进行反应,结果如图2所示。a、b线分别表示CO2或NH3的转化率变化,c线表示平衡体系中尿素的体积分数变化。[n(NH3)/ n(CO2)]= 时,尿素产量最大;经计算,图中y= (精确到0.01)。
(3)废水中含氮化合物的处理方法有多种。
①NaClO溶液可将废水中的NH4+转化为N2。若处理过程中产生N2 0.672 L(标准状况),则需要消耗0.3mol·L-1的NaClO溶液 L。
②在微生物的作用下,NH4+经过两步反应会转化为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3所示。则1 mol NH4+ (aq)全部被氧化成NO3- (aq)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③用H2催化还原法可降低水中NO3-的浓度,得到的产物能参与大气循环,则反应后溶液的pH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地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①是由于是由于氯水中的某些成分中和NaOH,碱性消失;
②__________________ ;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原因是①或②:_____________ 。
(1)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B,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变为C,B和酸性气体D能生成C,A和B都能与水生成E,E和D也能生成C。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E 。
②写出B和D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是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无色水样成分的检验过程,已知该水样中只可能含有K+、Mg2+、Fe3+、Cu2+、Ag+、Ca2+、CO、SO、Cl-中的若干种离子,该小组同学取100 mL水样进行实验:向样品中先滴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加1 mol·L-1硝酸,实验过程中沉淀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 水样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② 试根据实验结果推测K+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③ 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原水样中可能存在的离子(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某校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的氯气用途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氯气可广泛地应用于衣物的漂白、水体的杀菌和消毒等。
(1)氯气可以用于漂白、消毒的原因是因为能与水作用生成具有漂白、消毒作用的_________,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调查某室外游泳池夏季池水消毒情况时,小组成员了解到,该游泳池每周一上午8:00换水,然后通入氯气消毒,通常游泳池中水的含氯量(有效氯)控制在0.5 mg·dm-1至1.0 mg·dm-1之间时,效果最好。右图是该小组测定的每天19:00时游泳池中水的含氯量,哪几天使用游泳池不安全?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哪几天的天气炎热、阳光强烈____________,说出一种理由__________(必要的方程式和文字)。
(4)小型游泳池通常使用漂白液(NaClO溶液)而非氯气来消毒池水,试举出使用漂白液消毒而非氯气的一项理由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工业上如何生产漂白液?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