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CO 2CO2+N2
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
mol·L1
CO初始浓度
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g1

280
1.2×103
5.8×103
82

 
 
 
124

350
 
 
124

①请在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设计实验Ⅱ、Ⅲ的目的是                                              
(2)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氨催化吸收法,原理是NH3与NOx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某同学采用以下装置和步骤模拟工业上氮的氧化物处理过程。提供的装置:

步骤一、NH3的制取
①所提供的装置中能快速、简便制取NH3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②若采用C装置制取氨气(控制实验条件相同),情况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实验室制NH3产率最高的是        (填序号),其它组合NH3产率不高的原因是                                                      
步骤二、模拟尾气的处理选用上述部分装置,按下列顺序连接成模拟尾气处理装置:

①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D装置作用有:使气体混合均匀、调节气流速度,还有一个作用是:              
③D装置中的液体可换成          (填序号)。
a.CuSO4溶液          b.H2O        c.CCl4         d.浓H2SO4
④该同学所设计的模拟尾气处理实验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对Fe3+与I-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1)该同学最初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
操作
现象
I
先向2 mL 0.1 mol/L 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II
先向2 mL 0.1 mol/L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 mol/L KI溶液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红色;滴加KI溶液后,红色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I的现象为
②FeCl2溶液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该同学分析了导致实验II现象的可能原因,并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
操作
现象
III
向2 mL 0.1 mol/L KI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 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
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变成黄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根据实验III,甲同学认为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结合实验现象用简明的文字说明他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
(3)该同学认为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根据实验III中现象得出的结论。请补全下表中的实验方案。

编号
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IV
向2 mL 0.1 mol/L KI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 FeCl3溶液,
现象:

结论: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e3+确实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查阅资料知,参加反应的Fe3+与I-的物质的量相同。该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III中加入KSCN后溶液变红的原因,认为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

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d
C.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 mol N2O4
D.若要达到与d相同的状态,在25 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
(p-CP)= mol·L-1·s-1
[解释与结论]
(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 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
[思考与交流]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操作流程来除去混在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钙。

(1)试剂A是,试剂A需要过量的原因是
(2)操作a得到的滤渣的成分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a需要的仪器是: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烧杯、
(3)加入试剂C调节滤液pH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4)该同学想利用上述得到的氯化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和测定所产生的氢气的体积,部分装置如下图:

①碳棒接直流电源的_____极; 铁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②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
③将上图中的仪器,连成一整套装置,各种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填编号)是B接。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与A接口连接的仪器的装置图。

Ⅰ、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欲比较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设计的依据是;但该装置存在缺陷,请指出
(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验证元素性质递变规律。A、B、C处分别是蘸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乙同学可能观察到的现象A.;B.;C.。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提出改进建议

Ⅱ、另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用电解的方法实现了粗铜的提纯,并对阳极泥和电解液中金属进行回收和含量测定。已知粗铜中含有少量的锌、铁、银、金等金属和少量矿物杂质(与酸不反应)。
步骤一:电解精制:
电解时,粗铜应与电源的极相连。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步骤二:电解完成后,该小组同学按以下流程对电解液进行处理:

(1)阳极泥的综合利用:稀硝酸处理阳极泥得到硝酸银稀溶液,请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残渣含有极少量的黄金,如何回收金,他们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了一些有关金的信息:

序号
反应
平衡常数
1

1
2

1

请根据以上信息简要解释溶解阳极泥能够溶于王水的原因

(2)滤液含量的测定:以下是该小组探究滤液的一个实验流程。

滤液中的浓度为的浓度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