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液漏斗、滴定管和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
B.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适量乙醇,充分振荡、静置,可从碘水中萃取碘 |
C.洁净的铁钉在食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铁钉上有气泡,说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
D.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E.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使用,而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润洗后使用
(2)用铜片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如图装置中适合的是______(填序号);装置B中的试剂最好是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主反应:2Na2CO3 (aq) + 3H2O2 (aq) 2Na2CO3·3H2O2 (s) ΔH < 0
副反应:2H2O2 = 2H2O + O2↑
50℃时2Na2CO3·3H2O2 (s) 开始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原因是,其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滤液X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可析出过碳酸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
(4)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失效的有。
A.NaHCO3 | B.MnO2 | C.Na2SiO3 | D.Na2SO3 |
(5)过碳酸钠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碳酸钠,可用重量法测定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步骤:取样品溶解→加入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需要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有:样品的质量m1g、沉淀的质量m2g(用字母表示并注明其含义)。产品中过碳酸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14分)4,7—二甲基香豆素(熔点:132.6℃)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由间—甲苯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实验装置图如下:
主要实验步骤:
步骤1.向装置a中加入60mL浓硫酸,并冷却至0℃以下,搅拌下滴入间—甲苯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 (0.21mol)的混合物。
步骤2.保持在10℃下,搅拌12h,反应完全后,将其倒入冰水混合物中,然后抽滤、水洗得粗产品
步骤3.粗产品用乙醇溶解并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并烘干,称得产品质量为33.0g。
(1)图中仪器名称:a。
(2)简述装置b中将活塞上下部分连通的目的。
(3)浓H2SO4需要冷却至0℃以下的原因是。
(4)反应需要搅拌12h,其原因是。
(5)本次实验产率为。
(6)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填药品名称)收集粗产品,用(填操作名称)的方法把粗产品分离。
选考【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他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
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④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
(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溴歧化为Br-和BrO3-并没有产生CO2则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下图: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离子 |
Na+ |
Mg2+ |
Cl- |
SO42- |
浓度/(g·L-1) |
63.7 |
28.8 |
144.6 |
46.4 |
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阳离子_____,获得产品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浓海水的利用率为90%,则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________g。
(4)由MgCl2·6H2O制备MgCl2时,往往在HCl的气体氛围中加热。其目的是。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已知:酸性H2SO3>H2CO3,Ca(HSO3)2溶于水]:
(1)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接,接,接。
(3)要检验出CO2,实验现象是:乙中,丙中。
(4)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丙中品红的作用是。
污鸡净的主要成分是KMnO4和H2C2O4,可用于洗涤有霉斑的衣物。某小组同学拟探究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仪器
I.实验原理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II.实验设计
(1)【方案一】测量气体产物:在相同温度下,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不同浓度H2C2O4溶液与KMnO4反应产生相同体积CO2所需的时间(忽略CO2溶解性的影响)。下图方框中应选择(填编号)仪器组装量气装置,限选以下仪器:
①广口瓶、②双孔塞、③水槽、④橡胶管、⑤导管、⑥量筒、⑦秒表。
(2)【方案二】观察反应现象:在其它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浓度H2C2O4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KMnO4溶液混合后,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拟定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温度/℃ |
各物质的体积 / mL |
反应时间 |
|||
H2O |
3 mol/L稀硫酸 |
0.1mol/L KMnO4溶液 |
0.6 mol/LH2C2O4溶液 |
|||
1 |
25 |
3.0 |
2.0 |
4.0 |
6.0 |
t1 |
2 |
25 |
① |
2.0 |
4.0 |
4.0 |
t2 |
3 |
② |
7.0 |
2.0 |
4.0 |
2.0 |
t3 |
表中①、②处的数据分别是、。
III.讨论与交流
(3)小组同学在处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时,发现速率(v)-时间(t)曲线如下图所示。他们认为:0~t时间内,速率变快的可能原因是。
(4)实验室常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某浓度草酸。KMnO4溶液置于(填仪器名称)中,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若滴开始时,滴定管中有气泡,滴定结束时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