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于改正.
存在问题: ▲ , ▲ .
改 正: ▲ , ▲ .
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 ℃.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 (选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
答: ;其原因是: .
刘明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
烧杯号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300 |
20 |
30 |
12 |
2 |
水 |
150 |
20 |
30 |
6 |
3 |
煤油 |
300 |
20 |
30 |
6 |
4 |
煤油 |
300 |
20 |
25 |
3 |
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 有关.
(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 ;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 .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 (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 .
在一次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老师给出了下列器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源(电源两端电压不变但电压未知)、一个已知阻值为R的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电流表、3个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若干.
(1)小张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请你写出本实验主要测量步骤及所测物理量.
① .
② .
(2)本实验中,计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 .
(3)若将电流表换为一只电压表而其他器材不变,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将实验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内).
现有一个电器元件R,为了探究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滑动变阻器R0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随着R两端电压的增大,R的温度升高.若忽略滑动变阻器R0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因素,测得通过电器元件R的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值,测量的数据如表所示.
U/V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50 |
I/A |
0.20 |
0.45 |
0.80 |
1.25 |
1.80 |
2.81 |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该电器元件的电阻R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
(2)已知电路中的电源两端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当电流表示数为0.80A时,滑动变阻器R0的电功率为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