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了当时( )
①资本家的生产经营活动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②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外出,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 | B.“一国两制”的保障 |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 D.投资环境的好转 |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