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注重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
|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
|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
|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
|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
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
| A.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
|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 C.一体化进程推动欧洲经济发展 |
|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崩溃 |
阅读下图所示材料,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全国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
妇女的社会地位获得提升
三结合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
| B.旨在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C.禁止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发展 |
| D.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前提条件 |
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不可能
| A.加强政府对于经济的绝对领导 |
| B.开创一种新的现代化建设模式 |
| C.建立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
| D.确保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
满清政府曾颁旨宣谕称:“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这一材料表明
| A.清政府接受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
| B.洋务运动导致清廷的日益贫弱 |
| C.清政府阻挠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
| D.清政府改变重农抑商传统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