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 A.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
|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
| C.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
| D.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的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A.法家、道家、儒家 | B.道家、儒家、法家 |
| C.墨家、法家、道家 | D.儒家、法家、墨家 |
《论语·子张》说:“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由此判断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人本主义 | B.积极入世 |
| C.重道轻器 | D.经世致用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君主无为而治 | B.强化血缘等级 |
| C.推行礼乐仁政 | D.实行严刑峻法 |
“孔子在修订《春秋》时,同样记载战争,有伐、征、侵等区别,同样记载杀人,有杀、弑、歼等不同方式,这被称作‘春秋笔法’”。这表明()
| A.文字史料带有主观因素 |
| B.史家热衷于战争杀伐的记录 |
| C.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 |
| D.文献史料不能反映真实历史 |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
|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
|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
|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