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1958年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请猜测其主题及用意是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体现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和谐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4年年底,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曾经流行“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一类竹枝词。据此判断,这类竹枝词对于研究民国时期北京的公共交通和社会意识而言是

A.无效和不可靠的,因为它是文学家的调侃之作
B.无效但却可靠的,因为它不是官方认定的资料
C.有效但不可靠的,因为它不是史学家做的记载
D.有效且较可靠的,因为它是当时人的原始反应

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火柴厂的两枚火花。我们从这两枚火花中得到的最主要启示是

A.火花设计精美,印刷精良 B.中国近代火柴业称雄世界
C.爱国精神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所谓现代化,首先是要改变社会本体,即小生产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结构系统,……这个社会结构机体的改变,光引进西方的科技、工艺和兴办实业,是不能成功的;光经济改革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有政治体制(上层建筑)和观念文化(意识形态)上的改革并行来相辅相成,现代化才有可能。”最早能够验证这一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 D.洋务运动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有玉米、番薯、马铃薯……,总数接近30种。”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加强各地区联系 B.明清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明清时期人口激增的应急措施 D.明清时期商帮跨地区贸易的推动

据研究发现,《清明上河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5座。这反映出北宋
①商业活动空间限制打破 ②商业活动时间限制打破
③城市经济经营手段先进 ④城市经济活动较为繁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