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时间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之《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电子屏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陆续播放。。中国59位各界名人和众多普通民众依次出现,他们的自信、亲切、善意、笑容和业绩,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精神风貌,于静默之间传递着大国的声音。宣传片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介绍中国的发展,用世界公众能够接纳和理解的形式来讲述中国的故事,将一个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中国展示给美国公众,告诉世界一个真实、丰富而全新的中国。
材料二:2011年2月下旬,利比亚陷入严重的动乱之中,我国3万多侨民的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当西方世界在对利比亚局势左攻右批时,中国政府正在加快撤侨的准备工作;当西方国家发现很多侨民仍陷入乱局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时,中国侨民正通过海陆空三条路径踏上回国旅途。此次行动之所以顺利进行,与周边国家的配合、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及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密不可分。一个大国政府,及时、迅速地把国家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国民身上,体现出来的正是国家以民为本的高远意识。无疑,这种拯救国人于危境中的场景是最佳的国家形象片。
请结合材料回答:
(1)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宣传片的成功播放对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有何启示?(12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利比亚撤侨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一个怎样的国家形象?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早在一个多月前我们就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许多商家不仅用各种圣诞物装饰店面,而且还出售各种各样的圣诞礼品。更有一些商家打出了各种促销打折的广告,据说,市区某商场在24日平安夜人满为患,实现了上千万的销售额,直到凌晨3点左右才关门。面对着“扑面而来”的圣诞节,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洋节”的重大影响力。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这一“洋节”有何重大影响力?

2010年10月23日莆田市将迎来福建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我市某中学高三(1)班围绕“激情省运,辉煌海西”为主题举行了一次班级研讨会,请你也参与其中。

同学甲:第十四届省运会吉祥物以水为形象,以蓝色为基调,取名“甜甜”,与“莆田”谐音,象征美好的祝愿。“甜甜”是一滴喜跃于海面拟人化的水珠,她那湛蓝而通透的身体,辉映着海峡两岸的璀璨光芒。“甜甜”右手高攀火炬欢快奔跑,左手捧着如意,寓意和谐省运、吉祥省运。面部赋予莆仙戏剧脸谱,蕴含举办地莆田地方文化特色与深厚底蕴。整体形象巧妙融合地方文化,体现时代感、艺术性,极具人性化和亲和力
(1)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关知识,谈谈省运会吉祥物的创意。

2009年9月11日,奥巴马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将对我国
轮胎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此,中国政府的反应是强烈而强硬的。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是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内产业的正当利益

结合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1)美国政府的“轮胎特保案”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哪些原则?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的反应为什么如此强烈而强硬?并就反对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两条建议。

材料一:09年入冬以来,新疆部分大区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给当地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困难。雪灾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为进一步做好救灾工作,温家宝总理亲赴灾区指导。有关地方和部分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分析灾情,周密部署,采取各种有效应对措施,确保了灾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党和政府在应对雪灾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
材料二: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自2008年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风暴的洗礼:雪灾、暴力事件、地震、金融危机……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
(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①“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请列举中华传统文化中能反映这一精神的格言、名言。(从不同的角度列举两条即可)

材料一:小李考上大学上,打算买部手机。她上网搜索到相关信息:手机的品牌众多,价格差异较大。不过有一个相同点: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手机价格比前几年普遍降低。小李考虑到自己买手机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对款式要求不高;况且家庭条件也不宽裕,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小李通过网络购买了一款合适的手机
材料二:当前一些大学生在消费方面的表现:崇尚“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负翁”一族,潇洒消费;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随身,“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
以下两小题,请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任选一题作答:
(1)分析材料一中手机价格差异的原因并对小李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提出评价。
(2)分析材料二中反映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