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第Ⅰ、Ⅱ阶段,有关单位面积耕地收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收益越大 ②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利润越大
③耕地收益越大,利润越高 ④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于粮食作物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因素中,与单位面积耕地产量的提高有关的是
①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大 ②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④对不利自然条件的改善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第Ⅱ阶段中期以后,耕地实际产量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②自然灾害频繁
③农业劳动力减少 ④单位面积耕地利润逐渐下降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
|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
|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
|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
全球的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决定因素是 ( )
| A.人口的自然增长 |
| B.人口的机械增长 |
| C.全球社会发展 |
| D.环境 |
读图,回答2-3题。
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哪个日期是“世界60亿人口日”()
| A.1979年10月12日 |
| B.1989年10月12日 |
| C.1999年10月12日 |
| D.2000年10月12日 |
读下面两区城图,回答48~50题。
图中M、N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
| B.水量丰富 |
| C.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 D.支流少 |
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
|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
| C.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
|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
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
| 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重要产区 |
| 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
| D.两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