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 (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生石灰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
(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右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B 、D 、E 。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就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 。
(5)若从装置C和G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N2和少量C12,应如何处理? 。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实验装置中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则: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推出),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从反应开始到结束,A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共收集到224 mL标准状况下的NO,计算Cu的纯度:_______________。
(12分)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
(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
是
(2)现提供以下试剂: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B.氢氧化钠溶液 | C.四氯化碳 | D.硫氰化钾溶液 |
请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并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
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同学正确 |
选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第一种方法 |
||
第二种方法 |
(3)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来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你认为是否可行?
理由是:
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写出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时的离子方程式:
(1)从以下仪器中选出所需仪器(用字母填写)。
(A)托盘天平;(B)研钵;(C)试管夹;(D)酒精灯;(E)蒸发皿;(F)玻璃棒;(G)坩埚;(H)干燥器;(I)泥三角;(J)石棉网;(K)三角架;(L)药匙;(M)坩埚钳。
(2)实验后得到以下数据:
①加热前质量:W1(容器)=5.4g;W2(容器十晶体)=7.9g;
②加热后质量:W3(容器十无水硫酸铜)=6.8g。
请写出结晶水含量——质量分数的计算式(用Wl、W2、W3表示):______这一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_______。
从下列分析中选出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________。
A.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 B.最后两次加热后质量相差较大(>0.1g)
C.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D.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⑴下列__________(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⑵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②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
锂 |
X |
Y |
失去第一个电子 |
519 |
502 |
580 |
失去第二个电子 |
7296 |
4570 |
1820 |
失去第三个电子 |
11799 |
6920 |
2750 |
失去第四个电子 |
|
9550 |
11600 |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的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Y是周期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族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