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自然界是紧密相连的,自然界生产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黄"化:荒漠化-----生产资源枯竭——贫困化是一种循环,"绿"化:环境美化——生态资源富足----——小康化也是一种循环。 (1)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两种不同循环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按时间顺序发展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再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2)针对材料中发展观的认识演化过程,有人说:“真理会因人因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12分)
1998年底阿里巴巴成立,先后建立淘宝网、支付宝公司等,如今成长为一家横跨电商、金融、无限通信等多种业态的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里巴巴在海外设立了美国硅谷、伦敦等分支机构,合资企业多家。2014年阿里巴巴加快海外扩展之路,3月,阿里巴巴领投美国移动视频聊天应用Tango,布局视频社交渠道。4月,阿里巴巴参与投资美国拼车应用Lyft。5月,阿里巴巴斥资3.125亿新加坡元入股新加坡邮政。5月,阿里巴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首次公开招股书。6月,阿里巴巴在美国推出全新购物平台1lmain。
材料二:阿里巴巴集团奉行“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拥抱变化,勇于创新;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等价值观,以“希望成为员工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为愿景。分配上奖优罚劣,对排名前20名者进行奖励提升,对后10名加强问责,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加薪和资金方面向普通员工倾斜,让所有阿里人都能够分享公司成长带的财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企业与劳动者”的相关知识,分析阿里巴巴的经营之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眼下“上班路上刷微博,相互沟通用微信”已成为相当多时尚达人的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发展正在成为个人信息消费的全新载体,拉动着信息消费的增长。而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稳定的使用习惯,也给移动互联网带巨大的市场机会。据相关部门统计信息,消费每增加1 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上述材料怎样体现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尔系数下降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80%左右,之后长期在60%以上徘徊,温饱不足是那个时代我国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10年的19109元;恩格尔系数则从1978年的57.5%下降为2010年的35.7%。如今,我国百姓的消费结构正在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注: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材料二:2006一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
年份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38.8 |
38.3 |
37.9 |
37 |
35.7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45.0 |
44.7 |
43.7 |
43 |
43.2 |
注:改革开放以,我国政府注重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1)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图1、1992—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
注:中国20年对外投资流量上已经成为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但对外投资流量仍然很小,仅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日本的一半、德国的三分之一。
图2:2013年中国使用外资地区分布
注: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1亿美元,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6.1亿美元,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68.78亿美元
材料二: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中国企业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阿里巴巴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雄厚的资金通过加速对外投资、海外并购和寻找海外合作伙伴等途径完善自身的国际化产业链、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阿里巴巴致力于为全球所有人创造便捷的交易渠道,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1)分析材料一图1和图2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相关知识分析阿里巴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下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揭示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其中GDP与污染水平两条曲钱相交的C点是这一关系的拐点。
材料二: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一、二用“经济生活”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使我国“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拐点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