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历史上战争频仍,争取和平的努力也持续不断,回答下列各题。

1.

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一说法反映出来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A. 民族自决 B. 势力均衡 C. 绥靖主义 D. 严守中立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A.

消除了围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

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园家的建立

C.

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

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3.

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能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疟疾之一发,则其俗有以冷热发歇为市喻。”这段话反映的是:

A.宋代蜀地疟疾流行 B.宋代的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C.“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D.宋朝经济没有能均衡发展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B.经济结构的调整全面展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

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

A.支持中国革命 B.反对中国革命 C.舆论导向谨慎 D.认清了起义前景

近代有人在一场战役前分析:“上海是中国的文化经济中心,外国租界多,是国际观瞻的战略要地,不打就退,政治影响太坏,弄不好就会被戴上卖国贼的帽子。……江浙水网地区,敌军的现代化武器用不上。还有人说,我们在上海打起来,可以使敌军整个战略轴线发生改变,让敌军从‘由北而南’的俯攻之态改变成‘由东向西’的仰攻,丧失其主宰战场的时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B.该战役使我军战略初步实现
C.该战役发生时列强武力干涉 D.该战役中我军大胜敌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