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万贞文先生传               [清]全祖望

贞 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yín] 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先生窃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 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 造,亦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浸千言,俄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 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 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 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 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 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忧,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 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 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 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衿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 家,先生赎而归之。不衿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谥曰贞文。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

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万贞文为人"和平大雅"的一组是

①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         ②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

③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   ④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

⑤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⑥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

①②⑤

③⑤⑥

③④⑥

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译文:

(2)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者;王所赐金帛,归藏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易,且降矣与:对付。
B.奢不能难:反驳,质问对方。
C.妾请无随坐: 坐下。
D.二奇兵以劫之张:布置。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赵王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所兴怀,其致一也
B.王所赐金帛,归藏是余有叹焉
C.军吏无敢仰视者每览昔人兴感
D.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王龁为裨将侣鱼虾友麋鹿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2)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赵括熟谙兵法,为什么招致惨败?请从赵括自身方面简要分析。

【原创】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划8处)
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春申君曰:“是枭也,生而殊性,不可易也,食何与焉?”朱英闻之,谓春申君曰:“君知枭之不可以食易其性而为凤矣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而君宠荣之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以臣观之亦何异乎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也?”春申君不寤,卒为李园所杀,而门下之士,无一人能报者。
——刘基《郁离子·养枭》

【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乞者赵生传
苏 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家本代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岁,生来见予莫:通“暮”,年末。
B.僧逾分,吏物故耳暴:糟蹋。
C.自此知生非挟术特:特别。
D.居兴国,骏骡畜:饲养。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生游至客为
B.予矍异其言则何时而乐耶
C.时见于途泣孤舟嫠妇
D.所多不法语人曰吾不能,是不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2)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
第Ⅰ卷文言文中,作者笔下的赵生时怎样一个人?请根据全文概括。

【原创】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9处)
燕王好乌庭有木皆巢乌人弗敢触之者为其能知吉凶而司祸福也故凡国有事惟乌鸣之听乌得宠而矜客至则群呀之百鸟皆不敢集也于是大夫国人咸事乌。
——刘伯温《郁离子·燕王好马》

【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德胜,濠人。为元义兵长,善马槊,每战先登。隶王忙哥麾下,察其必败。太祖取滁阳,德胜母在军中,乃弃其妻子来从。太祖喜,赐名,为帐前先锋。从取铁佛冈,攻三汊河,破张家寨,克全椒、后河诸寨。援六合,中流矢,几殆。击鸡笼山,捣乌江,下和州、含山。夜袭陈埜先营,拔板门、铁长官二寨,遂取仪真。授总管府先锋。从渡江,下太平,克芜湖、句容、溧水、溧阳,皆有功。从常遇春败蛮子海牙于采石,破陈兆先营于方山,下集庆,功最。从徐达取镇江,破苗军水寨。下丹阳、金坛,平宁国。转领军先锋。取广德,破张士诚水寨。复从遇春攻常州,解牛塘围,复广德、宁国。取江阴,攻常熟,擒张士德。从攻湖州。宜兴叛,还兵定之。擢中翼左副元帅。陈友谅犯龙江。龙江第一关曰虎口城,太祖属德胜。友谅至,力战。伏兵起,友谅大败。遂复太平。下铜陵临山寨,略黄山桥及马驮沙,征高邮。有功,进后翼统军元帅。
从太祖西征,破安庆水寨,乘风溯小孤山。距九江五里,友谅始知,仓皇遁去。遂克九江,徇黄梅、广济,克瑞昌、临江、吉安,还下安庆。进克抚州,取新淦。讨南昌叛将,复其城,炮伤肩。授佥江南行枢密院事。与朱文正、邓愈共守南昌。平罗友贤于池州,破友谅将西山。复临江、吉安、抚州。未獉几獉,友谅大举兵围南昌。德胜帅所部数千,背城逆战,射杀其将,敌大沮。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暮坐城门楼,指挥士卒。 弩中腰膂,镞入六寸,拔出之,叹曰:“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言毕而绝,年三十九。追封梁国公,谥武桓,列祀功臣庙,配享太庙。
德胜刚直沉鸷,驭下严肃。未尝读书,临机应变,动合古法。平居笃孝友如修士。友谅围南昌八十五日,先后战死凡十四人。
——《明史》列传二十一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胜母在军中,乃弃其妻子来从妻子:妻子儿女
B.援六合,中流矢,几殆殆:差点死去
C.未几,友谅大举兵围南昌未几:没过多久
D.明日,复合环城数匝明日:明天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太祖喜,赐名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B.太祖属德胜勇气闻于诸侯
C.破友谅将西山因击沛公坐,杀之
D.先后战死凡十四人 廉颇,赵之良将也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
(2)未尝读书,临机应变,动合古法。平居笃孝友如修士。
第Ⅰ卷文言文中,赵德胜刚直沉鸷(刚直勇猛)有哪些表现?请根据全文举例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