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其主要表现是  

A.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B.社会财富日益高度集中
C.商品价格控制不断加强 D.国际垄断集团开始出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

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才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A.15世界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