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指出:“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回答问题。恩格斯的这一论断揭示了 ( )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②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④国家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根据国家的阶级性质,下列属于剥削阶级国家类型的有 ( )
①奴隶制国家 ②封建制国家 ③资本主义国家 ④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有研究表明: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它会把经常重复的运动或行为记忆贮存起来,当再次遇到这种行为时,大脑就会开启自动行为模式,不再参与决策,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
近年来,水墨漫画进入寻常百姓视野,人们在欣赏字与画的同时,也品味了幽默和哲理。下面漫画《心有鱼力就足》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突破客观条件限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而,哲学家都是真理的发现者。这一观点
A.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和哲学家在认识社会中的不同作用 |
B.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了真正的哲学的本质,是正确的 |
C.对哲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对哲学家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
D.肯定了哲学认识世界的作用,否认了哲学改造世界的作用 |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由此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列宁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观点
A.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
B.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
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发展的 |
D.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