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
A.11℃ | B.9℃ |
C.7℃ | D.5℃ |
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A.1月 0~6时 | B.3月 7~l2时 |
C.7月 9~15时 | D.10月 12~18时 |
读下图,图中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完成下列各题:甲地的时间为:()
A 15时 B 9时 C 3时 D 12时北京时间为:()
A 6日8时 B 7日8时
C 6日20时 D 7日 20时
读下面两个岛屿图,回答下列各题。甲岛位于乙岛的:()
A.西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 B.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 |
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 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 |
读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Q地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洋流 | D.地形 |
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读欧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甲地是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地,影响该地葡萄酒工业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悠久 | B.葡萄产量高,品质优良 |
C.位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 D.地处航海线要道,交通便利 |
乙地区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
A.冬季受暖流影响明显 |
B.夏季风从陆地吹响海洋,降水少 |
C.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
D.冬季受反气旋控制,多阴雨天气 |
读“我国2009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受旱灾影响的省区(简称)是:()
A.冀、豫、晋、陕 | B.桂、秦、甘、鲁 |
C.皖、湘、陇、赣 | D.闽、滇、晋、川 |
受此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 | B.冬小麦 |
C.水稻 | D.油菜 |
缓解北方的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用水量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跨流域调水 ④大力开发地下水
⑤迁移人口 ⑥培育耐旱农作品种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⑥ | D.③④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