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基本上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 |
B.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
D.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说:“华盛顿会议给中国造成一种新局面,就是历来各帝国主义者的互竞侵略,变为协同的侵略。”这一认识使中国共产党()
A.揭示了华盛顿会议的侵略本质 |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
C.明确了反封建必须与反帝相结合 | D.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 |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 D.五国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
大多数重要的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会都是在1915年之后的10年间创立的,在生物学、地质学、古生物学、气象学、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A.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 B.生物进化论的传入 |
C.中国政府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康氏新法没有社会基础,京城的传统士大夫视之漠然。……为数众多的京师翰林院国子监诸生中居然没有一个人受康有为的影响……在偌大北京城的士人中间,康氏找不到同路人。”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新法脱离实际,缺乏群众基础,支持者少 |
B.康梁的名气不大,影响力小 |
C.士大夫思想保守,不关心国家大事 |
D.京师翰林院诸生的素质差,康梁看不起他们 |
曾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曾说:“简单说来,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运动,其目标是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个运动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这个运动应当是()
A.义和团运动 | B.禁烟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