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 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有五次用玻璃棒搅拌。
(1)第一次搅拌加蒸馏水的鸡血细胞液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搅拌加 2mol / L 的 NaCl 溶液的滤液是为了使其与 DNA ______________;
(3)第三次搅拌加蒸馏水至 0 . 14mol / L 的 NaCl 溶液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次搅拌放入 2mol / L NaCl 溶液中纱布上的黏稠物是为_________.
(5)第五次搅拌体积分数为 95 %的酒精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为格里菲斯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转化实验:
①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②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在小鼠体内发现活的S型细菌,分析回答:
(1)实验③说明 对小鼠无毒害作用;实验④说明在小鼠体内 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 。
(2)该实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型中,必然含有促成这一转化
的 。
(3)这一实验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若想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应怎样设计实验: 。
(7分,每空1分)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骤 |
红粒管 |
白粒管 |
对照管 |
|
① |
加样 |
0.5mL提取液 |
0.5mL提取液 |
C |
② |
加缓冲液(mL) |
1 |
1 |
1 |
③ |
加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④ |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
|||
显色结果 |
+++ |
+ |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 ,步骤2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 。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 ;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 。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 。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 。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 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处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下图简要表示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五个生理过程(分别用过程A—E表示),
(1)A过程是在叶绿体那个部位进行的 。
(2)B过程是__________过程。进行的部位是 。
(3)A阶段与B阶段之间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
(4)C过程在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中是否相同? 。
(5)D过程表示的是需氧呼吸的第 阶段,该过程是在线粒体的 中进行的。
(6)在C—E的各项生理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 (填字母)过程,该过程是在 上进行的。
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个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三图各属时期:甲图表示____________期细胞。图中有染色体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个;在其上一时期有四分体______个。
(2)乙图表示_______________期细胞。有同源染色体______对,其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
(3)丙图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
(4)该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_______条。
(5)三图中含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
某植物有宽叶和窄叶(基因为A、a)、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B、b)等相对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 ,窄叶植物的基因型为 。
(2)若要验证第(1)小题中F1植株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方法,请在答卷的指定位置用遗传图解表示测交过程。
(3)现有纯合宽叶抗病和纯合窄叶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自交,F2有宽叶抗病、宽叶不抗病、窄叶抗病和窄叶不抗病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 :3 :3 :1。
①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F2中出现新类型植株的主要原因是 。
②若F2中的窄叶抗病植株与杂合宽叶不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宽叶抗病植株占后代总数的 。
根据“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回答问题:
(1)如果对要研究的植物有关情况所知不多,可以先进行 。
(2)对扦插枝条的 (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用生长素类似物进行处理。
(3)在此试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