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木板的质量m,
②滑块的质量m:
③砝码的质量m,
④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________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
(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⑴请你说明在开关S闭合后观察到的现象。
⑵请你改动图中一根导线的连接位置,闭合开关S后,使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都有正常示数。(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画出改动后的连线)
⑶电路改动后再闭合开关S,小红同学根据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⑷小伟同学帮助小红同学在电路中又添加了一块电流表,他们利用再次改动后的电路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且支路电流相等。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是否还有值得改进之处?如果有,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
小桦按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她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1所示。
(1)小桦分析表1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你认为其原因是:;
(2)小桦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你认为小桦每次改变电阻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3)正确操作实验后,小桦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中,请分析表2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
表2
电流I/A |
1.20 |
0.60 |
0.40 |
0.30 |
0.24 |
0.20 |
电阻R/Ω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一个同学用图所示的电路测小灯泡灯丝的电阻。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2)在连接电路过程中,滑片P应置于 端。(填“左”或“右”)
(3)在某次测量中,如果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是
A,灯丝两端的电压是 V,灯丝的电阻是 Ω。(保留到整数)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某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图中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m,d的长度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_.
(3)依次把M、N跟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b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做出了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
B.在导体乙的两端加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
C.将导体甲、乙并联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总电流为0.9A |
D.将导体甲、乙串联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总电流为0.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