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情况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2%、21.3%、9.72%、8.86%。
材料二: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线与网友交流时指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 201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国人大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从个性化表述提升为官方承诺,彰显了我国政府的价值取向。
材料三: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公报体现出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对民生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二五”规划“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描述图所示经济信息;有人据此认为:国富必然民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看法。
(2)请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的哲学依据。
(3)请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谈谈对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正确认识。(12)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次讨论课上,某班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展开了讨论:
甲方:中国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护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民族的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
乙方:中国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牵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请综合所学知识,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简要分析。

材料一近年来,人们对政府官员的诚信问题特别关注。一些政府官员的诚信度远未达到群众的预期。常见的现象是,某些政府官员面对群众的问题当面信誓旦旦,背后信义全无;更有甚者,一些官员将一时的承诺作为糊弄群众的权宜之计和投机手段,从根本上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材料二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
请你简要分析政府官员失信有哪些危害?作为公民,请你谈谈应如何更有效地监督政府?(10分)

材料一: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

注: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一般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在50%左右。
材料二:我国西部某县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把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资建科技工业园上,但最终收效甚微。该县政府通过反思和调研,决定调整思路。他们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科技投入和信息服务,关闭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煤窑和小水泥厂等,根据本县土壤、气候和资源等特点,引导企业和农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草药加工和优质苹果种植,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充分利用本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改善投资环境,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确定新的招商项目。该县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3)结合所学经济常识,并根据该县的成功经验,谈谈西部地区应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009年2月5日
2009年4月3日
外币(100)
中间价(人民币)
中间价(人民币)
美元
683.60
682.136
欧元
875.93
913.629
日元
7.6491
6.839

根据上表,回答如下问题。
(1)外汇执行的是货币的什么职能。
(2)外汇和汇率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3)对比表中不同时期的情况,我国外汇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


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国际生态安全标准培训等,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为什么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