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①由甲苯制甲基环己烷、由乙烷制溴乙烷 ②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烯直接水化法制乙醇
③由乙醇制乙醛、由乙醛制乙酸 ④由苯制硝基苯、由乙醇制乙烯
⑤由乙醇制乙醚、由溴乙烷制乙醇
A.只有②③⑤ | B.只有②③④ | C.只有①③④ | D.只有①④⑤ |
以下实验:①为检验RX是碘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制乙烯;③用锌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④在试管中加入2mL 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来检验醛基⑤为检验淀粉已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其中可能失败的实验是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④⑤ | C.③④⑤ | D.③⑤ |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H =" 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
B.Q<0 |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T℃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Ⅰ)所示。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时间关系如下图(Ⅱ)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 min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
B.在反应达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在反应达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D.在T℃时,若A的浓度减少了1 mol/L,则B的浓度会减少3 mol/L,C的浓度会增加2 mol/L
下列比较项与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对应的是
比较项 |
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 |
|
A. |
比较Cl和S的非金属性 |
Na2S + 2HCl=2NaCl + H2S↑ |
B. |
比较Fe2+和Br-的还原性 |
6FeBr2+ 3Cl2(过量)=2FeCl3+ 4FeBr3 |
C. |
比较氯化银和碘化银溶解性 |
AgCl(s)+I-(aq)=AgI(s)+ Cl-(aq) |
D. |
比较碳酸和苯酚的酸性 |
C6H5ONa + CO2+ H2O=C6H5OH + Na2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