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化学键 |
Cl-Cl |
H—H |
H—Cl |
N≡N |
键能/kJ·mol |
243 |
436 |
431 |
946 |
(1)按要求完成填空
a 2HCl(g) = H2(g)+Cl2(g);△H=
b N2 (g)+3H2(g)= 2NH3(g) ΔH="-92" kJ/mol,则N—H键的键能是 kJ·mol
(2)1 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1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2
③ H2O(g) = H2O(l) ΔH3
则CH3OH(l)+O2(g)=" CO(g)" + 2H2O(l)ΔH = (用含ΔH1、ΔH2、ΔH3的式子表示)
(4)已知:2Al (s)+ 3/2O2(g)==Al2O3(s) △H=" -1" 644.3 kJ• mol-1
2Fe (s) +3/2O2(g)==Fe2O3(s) △H=" -815.88" kJ• mol-1
试写出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CO3
(2)NaHSO4
(3) NH3·H2O
〔Ⅰ〕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的火柴头上含有KClO3、MnO2、S等物质,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验证气体A,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能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即可证明火柴头上含有S元素,请写出气体A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
(2)步骤②的实验操作装置如右图所示,该操作的名称是,其优点是;
(3)指出图中的错误:
错误①。
错误②。
错误③。
(有几个错误写几个,不一定要填满)
〔Ⅱ〕以下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的实验流程图
(1)关于上述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①中,可用倾析法分离溶液和沉淀; |
B.在②中,测得PH﹥7,可能是牙膏成分中NaF水解引起的; |
C.在③中,用新制Cu(OH)2检验会出现绛蓝色沉淀; |
D.在④中,放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不一定出现沉淀; |
(2)若要检验牙膏中Ca2+的存在,可用(填试剂名称)进行检验。
化合物A(C12H16O2)经碱性水解、酸化后得到B和C(C8H8O2)。C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2种氢原子。B经过下列反应后得到G,G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72,元素分析表明,含碳55.8 %,含氢7.0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峰。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的分子式:。
(2)写出A的结构简式:。
(3)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反应类型)。
(4)在G的粗产物中,经检测含有聚合物杂质。写出聚合物杂质可能的结构简式:
(仅要求写出1种):。
(10分)下图是合成一种高分子的部分流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某些含N杂环的化合物性质类似于苯环。试填空:
(1)乙与苯酚的关系是:(选填字母序号)。
A.互为同系物 B.互为同分异构体 C.同属芳香族化合物 D.均属芳香烃
(2)写出反应类型①。
(3)写出消去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不必注明反应条件):
。
(4)写出加聚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两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1:1,不必注明反应条件)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甲物质属于酯类化合物
B.丙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C.乙分子的1H-NMR(核磁共振氢谱)的特种峰的面积比为6:3:2:2:2:1:1:1
D.化合物乙与金属钠反应不生成氢气
(10分)芳樟醇是贵重的香料,它可由多种方法合成。
(1)芳樟醇的一种工业合成路线如下:
①上图中K的名称是:;
②已知c是加成反应,反应c中另一反应物X的结构式为:。
③L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其中只含一个甲基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2)芳樟醇的另一种常见合成路线如下:β-菠烯在600-700℃时可以开环生成月桂烯,月桂烯与HCl加成后再与CH3COONa反应转化为芳樟醇的乙酸酯,最后经水解得到芳樟醇。
①A的结构简式为:;
②写出B生成芳樟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